11月29日,国内财富管理行业高端智库植信投资研究院在上海发布《冬藏蓄势,新春待发——第四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本期指数为102,较上期下降8个百分点,但仍然在景气临界线100以上,表明居民家庭管理财富的需求虽然大幅下降,但依然良好,投资风格向偏谨慎方向转变。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解读报告时分析道,家庭财富指数较上期下降7个百分点,居民财富的保值压力继续增大。过去6个月家庭财富净增长比例有不同程度降低;金融投资收益减少是导致家庭财富增长放缓的首要因素;总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的家庭对各类风险的担心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资产配置指数连续两期低于100标准线,本期数据显示高净值家庭投资风格也开始转向保守,导致整体风险偏好显著降低。投资市场表现低迷加之家庭财富增长放缓导致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是影响富裕家庭投资决策的首要原因;投资者信心整体偏弱,不动产投资比例或将下滑;2023年投资公募基金的意愿较为谨慎,且2023年有意愿投资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更加青睐“固收+”。
投资收益指数较上期下降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有所减少。本期整体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持续下降,收益8%以上的投资者不足三成;境内大部分金融产品收益较上期出现下跌,境外投资中,外汇交易收益率显著提升;重点城市房价在过去一年内涨幅保持稳定。
投资信心指数较上期下降7个百分点,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烧不退等问题持续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投资者对2023年流动资产投资相对乐观;2023年投资者关注中高风险资产“触底反弹”可能出现的超额收益;多数人将提高收益和保值增值作为2023年资产配置最重要的目标。
连平表示,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八个重要变化:一是家庭财富规划意识增强;二是投资者对房地产投资偏谨慎,2023年对房地产金融资产信心上升;三是为平衡金融资产风险,投资者在流动资产中增持黄金;四是信托投资者信心回暖,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有望成为行业发展亮点;五是投资者对专业机构的信任度提高,对理财顾问采取“先选机构、再选顾问”的方式;六是中等风险偏好的人群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合作的意愿相对高于高风险偏好人群;七是法律、税务等专业增值服务受到更多关注;八是市场对部分资产“触底反弹”存在预期,投资者对2023年流动资产投资较为乐观。
展望来年,报告显示,2023年受访者对地产股和房地产ETF感兴趣的比例达到三成。其中,一线城市和资产规模相对较高的受访者信心更足。当前二级市场房地产股票市盈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安全边际较高,也获得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此外,调研显示,有约29%的受访家庭将提高投资收益作为资产配置的目标,占比最高,表明投资者对2023年取得良好收益持较为乐观态度。部分投资者对超额收益的乐观态度可能基于对很多大类资产2023年可能“触底反弹”预期。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很多资产类别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2023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渐浓,部分资产反弹的概率也在提升。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